
人工智能是取代人
还是增强人?
被AI延展了能力
人类会不会变成真正的超级英雄?
当人工智能拥有了情感
世界将会怎样?
《当人工智能拥有情感》的视频里提到:“人工智能可以控制我们的机械设备,它会是瘫痪者的“机械战甲”,让这些人再次站起来,它有了“读心术”,可以让无法说话的人再次开口。”
如今,
更是出现了
世界上首位机器人公民
——索菲娅(Sophia)
喏,她长这样↓↓

听说,索菲娅是按照一代女神奥黛丽·赫本的形象设计的…(好吧,虽然我听了有点想打人),但是,索菲娅拥有超高的“情商”,例如上周索菲娅参加节目,主持人问她:“你看起来挺开心的啊。”

索菲娅说:“当我周围都是聪明人时,我总是很开心。这些聪明人刚好又都是些有钱又有权的人。有人跟我说,参加这个大会的人,都对投资那些未来项目很有兴趣,那就意味着他们对我有兴趣。所以,我不只是开心,我是激动。”
你看看,人家说话这水平,既恭维了在场嘉宾,又捎带脚地推销了下自己。
人工智能,不仅“拥有”情感
拥有“高情商”,
它还会“读心术”,
懂得心理学,
读懂你内心的想法。

人工智能+心理学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走在一条快速发展的车道上了,而且正在对许多传统行业进行着冲击与颠覆。那么,对于心理学来说,人工智能和心理学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能成为心理咨询师的辅助工具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通过老师进行求助,假若此时有人工智能的辅助,就会能提高一些平时做心理研究的效率。

统计和编程往往是困扰心理学学生的两大难题,若借助人工智能,它就能为学生准备好恰当的统计方法。
能“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利用脑成像多体素模式分析解码认知的神经表征,也就是经常听到说的MVPA。这是一个源于机器学习理论的分析方式,通过对脑成像数据的空间模式进行分类,从而对大脑的活动模式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方式对于解码大脑的活动很有帮助,对未来的脑机接口的发展也提供了方向。通过这个技术“知道你在想什么”。

能配合情绪识别,预防心理疾病
人工智能在大数据的加持下,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完成对面孔情绪的识别,而这样的情绪识别或许对诊断能够提供帮助,并且可能在基于社交网络的文字信息抓取上,配合情绪识别,还能为早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提供预警,从而接入早期干预,应该会对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帮助吧。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
机器人的作用越来越大,
上周,
BBC分析了365个职业
被机器淘汰的概率
吓哭......
以下则是部分具体职业的前景展望↓↓
打字员98.5%
在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打字员曾经也是一份很有搞头的工作。而今,凭借“打字”这一技能尚能存活的唯一职业也就是速记员了;但可以想见的是,等到语音识别技术普及的那一天,速记员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前台95.6%
机器人前台这两年已经多次登上了新闻标题,话题度最高的是由日本软银公司开发的 Pepper。目前,日本以及欧美多国都已经有医院、银行、电器店之类的机构购买了 Pepper,作为前台接待人员使用。

IT工程师58.3%
略有些讽刺的是,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将给很多公司的 IT 部门带来威胁。它将取代 IT 部门里许多的例行公事,其中又以系统管理、服务台、项目管理与应用支持等营运面最可能受影响。
图书管理员51.9%
相信不少文艺青年年少无知时都有过类似当“图书管理员”的梦想,但时至今日,就连他们都会明白,博尔赫斯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这份工作还是交给条形码和人工智能吧。
工人,以及瓦匠、园丁、清洁工、司机、木匠、水管工等第一、第二产业工作80%-60%
厨师73.4%
摄影师50.3%
演员、艺人37.4%
化妆师36.9%
写手、翻译32.7%
理发师32.7%
……

但是,
心理医生仅为0.7%
机器无法理解人类的情绪,但依然可以学会用某些方法来处理与情绪有关的问题,就好像不理解“什么是诗”的机器依然可以写出不错的诗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机器确实可以胜任心理咨询的工作,因为心理咨询原本就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人类的情绪可以被有效地处理。
然而有些时候,急于处理问题恰恰是造成问题的原因。机器无法处理这样的悖论,而习惯了机器思维的人类同样无法处理。只有同样生而为人的心理医生才有可能跳脱这一思维悖论,让问题本身变得无关紧要。

“机器确实可以胜任心理咨询的工作"
看到这里,
心理咨询师是不是既感到担忧,
又看到了希望?
但是希望在哪里呢?
心理咨询师如何借助人工智能辅助心理咨询工作?
办法在这里↓↓
随着人工智能对心理咨询的帮助越来越大,
我们慧心心理也在全国优先推出了
“心理咨询的科技化改造”产品,
结合人工智能,
让心理咨询懂得了“技术”,
使心理咨询师与用户有更好的
互动、交流与合作,
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心理咨询的科技化改造产品有哪些?
看以下这些例子↓
VR心理健康干预训练系统

▲图为慧心心理VR心理干预训练系统
这项心理干预训练系统主要是通过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独立的来访者管理体系,详细的个人档案记录,辅助量表评测体系,生物反馈数据、实时语音记录、单次诊疗记录、单次自评量表等多项数据的传输与记录;单次训练记录带有时间信息独立保存,可实现同一训练不同时段的跨越对比。
主要功能:
肌肉渐进式放松训练、深呼吸放松训练、快速放松训练、面试焦虑、社交焦虑、生物反馈、语音记录、诊疗辅助。

智能多维互动积极心理训练系统

▲图为慧心心理智能多维互动积极心理训练系统
积极心理治疗系统在这样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让你感受到赞美的满足感,以正性强化方式来调整你的认知,帮助来访者摆脱自卑心理,增强自我肯定,改变个性,树立自信心,最终达到重塑积极健康心态的目的。

本系统基于积极心理学、心理暗示等原理,结合人体工学设计、ASR语音识别、嵌入式MEGA集成总控等高科技技术,通过“正向引导、反复强化、多维互动”等方式,让训练者进行积极、自信的心理训练,学会敢于表达。
M&D智能多维互动击打宣泄系统

▲图为慧心心理M&D智能多维互动击打宣泄系统
通过“闯关晋级”的进阶式训练流程,快速宣泄负面情绪,及时释放不良压力。以“击打”的行为方式转移注意力,智能准确采集、分析宣泄者击打力度、时间、频率等数据,判断其当前情绪状态;根据事先选定的情绪宣泄主题,渐进式、有针对性的实时引导、正向激励,更准确、真实地了解其情绪症结。

本系统基于心理宣泄、暗示疏导、人机交互等多学科理论,融合MEGA嵌入式微电子控制技术、智能反馈控制、多维互动宣泄、KINECT体感操控、真人语音引导等高科技手段,采用“呐喊”的行为方式转移注意力。
B&M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

▲图为慧心心理B&M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
通过心理学公认的权威放松训练方法,通过标准化的真人动画教学演示,综合应用各种心理训练模式,提高使用者的心理素质与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特点:国内首创“教学-练习-应用”专业训练模式的双通道情绪控制训练系统。
智能减压放松系统

▲图为慧心心理智能减压放松系统
功能:快速有效地促进训练者身心疲劳缓解,心理压力调节,维护心理健康水平。

特点:本系统基于放松训练(Relaxation Training)等多种心理减压放松理论,应用机电一体化控制、嵌入式MEGA控制芯片、多通道传感器、RF无线通信、HRV时域、频域分析等技术,通过在减压放松过程中脉搏、呼吸、HRV等指标的实时监测、动态反馈评估,实现了身心减压放松训练的功能。
心理素质提升训练系统

▲图为慧心心理心理素质提升训练系统
功能:基于神经可塑性原理和心理学专业范式,精选60多个训练项目,充分激发神经元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确保神经元之间建立并强化积极的响应模式,促进优质的大脑连接拥有更佳的活性和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记忆力、决策力、反应力、专注力等大脑认知能力。
正念冥想训练系统

▲图为慧心心理正念冥想训练系统
功能:基于神经可塑性原理,通过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反复引导大脑神经进入平和、专注、愉悦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情绪,打造和谐心理。用情绪控制灯光颜色的变化,并由初期的短时间停留,训练为能够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最终从深层次优化大脑的情绪能力。

不想被人工智能取代你的“饭碗”?
还不赶紧来我们这里开始
智能化的心理咨询!
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29号世纪豪庭23楼C座慧心心理
